
Your gifts to POLAND
波蘭工場代禱資訊
撰文:Ivan Chan (香港差聯動員幹事)
編輯:Kali Wong (SEND宣教事工助理主任)
背景
波蘭是中歐的共和國,位於烏克蘭西北面,全國人口約3795萬;宗教方面:接近90%人口信奉羅馬天主教,福音派基督徒人口約0.31%。烏克蘭危機下,經波蘭入境已超過727萬人次,在波蘭註冊成為難民人數超過150萬(從2022年2月24日起截至12月6日)。[1]
本會工場曾在物資和住宿上接待面對這次危機的烏克蘭人,他們亦參與工場教會的聚會和活動,雖然語言上未必能流暢溝通(宣教士多以英語、波蘭人是波蘭語、烏克蘭人是烏克蘭語),但過程亦祝福有需要援手的烏克蘭人。
自本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以來,已有超過780萬烏克蘭難民逃向歐洲,後來因為烏克蘭展現出長期抵擋俄軍進攻的能力,大部分身在歐洲的烏克蘭人都回到烏克蘭。然而,至少依然有近150萬名難民仍身處波蘭,是目前有最多烏克蘭難民註冊居留的收容國。[1] 由於烏克蘭不容許健康的成年男人離境,因此絕大部分難民都是婦女和小孩。
然而,當戰爭時間越久,加上歐洲失去俄烏兩國的能源及糧食資源,以及全球高通脹和經濟衰退的危機來襲,波蘭政府亦開始對要應付如此龐大的難民群體漸見吃力。如今,波蘭大部分優待烏難民的政策都已被削減或徹消。而且,當戰事時間拖長,國際媒體於戰爭初期鋪天蓋地的報導已漸趨冷淡,隨著烏難民的需要漸漸離開大眾視線,難民的人道需要顯得越發逼切,住宿、食物、以致很多生活基本所需越漸見底。

主要烏克蘭難民事工概覽
在波蘭,烏克蘭難民的援助工作種類繁多,Ivan無法深切了解所有工作的運作,尤其某些工作有特定的要求,例災後心理輔導需要熟悉烏克蘭語,辦理簽證的工作需要法律專業基礎等,因此有些難民援助工作是短期外國義工無法參與的。然而,某些難民工作對語言、專業資格等要求都不高,短期外國義工可以積極參與,Ivan亦在三個月的旅程期間參與其中。以下是幾項Ivan曾主要參與的烏克蘭難民工作。
A. 住宿接待
由於波蘭需要在短時間內接待大規模難民,波蘭政府難以單靠自己妥善接收所有難民,需要倚靠慈善機構、教會和平民協助接待。
政府主要提供大型臨時難民住宿中心,這些住宿中心不少是由大型博覽館所改建,居住環境十分簡陋。
位於華沙的Ptak Humantiarian Aid Center是全歐洲最大型的烏克蘭難民接待中心[2],至今仍有5000名烏克蘭難民居住其中,在裡面,每數百名難民同時居住在一個展覽廳裡,缺乏私人空間,而且距離市中心較為偏遠,難民的日常生活極不方便和苦悶。相對居住在慈善機構或教會所設立的接待中心、以及波蘭平民房屋的難民,居於政府這類大型接待中心的難民,似乎是心理健康較差的一群。可能因為他們缺乏關係網絡,以致遲遲未能找到願意接待自己離開政府接待中心的人。而居於政府接待中心簡陋的環境中,亦使他們的心理健康深受影響。在這裡,不難發現面容憔悴、行為潦倒的烏克蘭人。一次,當Ivan與短宣隊到訪時,一位年約中年的烏克蘭男士走近,對他們說:「本來我在烏克蘭有一間房子、有家人、兒女,但一天『砰』一聲,我所有的一切都消失了。你們可以怎樣幫我?」聽者都無言以對。
另一方面,波蘭政府提供資金租用旅館和度假村,作為難民的臨時居所。居住在這些地方的難民可以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,居住環境亦較衛生,在度假村的難民更可享用當中的娛樂設施。明顯地,在這些居所中的難民生活和心理狀況都較佳。
不少波蘭的基督教會為烏克蘭難民租用、甚至購買房子,作為難民的臨時住宿中心。也有不少教會將教會本身的聚會建築改建,成為適合難民居住的住處。
隨著戰事越拖越久,成千上萬的難民在類似Ptak Humantiarian Aid Center的地方,與上百人共用「睡房」超過半年,他們逼切需要「私人空間」,否則心理健康將嚴重受到影響。另外,由於在戰爭初期,很多波蘭人本以為戰爭很快結束,所以才開放設施予難民居住,然而,隨著時間越長,這些機構、教會或平民都開始感到出現資源不足的情況。尤其對於平民而言,他們將自己的私人住處與難民分享,自己的私人空間亦受影響。例如有收留難民的波蘭家庭本來居住了3人的房屋,在接待難民後共住進了8個人,他們現正面對「助人到底」與「使自己回復正常生活」的兩難之間。
B. 物資援助
戰爭爆發後,政府、慈善機構、教會等都持續積極地籌集物資,以供應烏克蘭人。這些物資主要包括衣服、食物、衛生用品、嬰兒用品、簡單的娛樂物品等。另外,由於大部分難民家庭都缺少成年男人,媽媽往往因為要照顧小孩而不方便離開家門,因而持續需要義工協助購買日常物資、並將物資送達門前。


有些教會也持續將物資運送進入烏克蘭境內,供應居於烏克蘭裡的難民。由於烏克蘭是戰區,運輸費用非常昂貴,每一次租用貨車運入烏境內的費用高達約五萬港幣。
由於戰爭時間比預期長,支援烏克蘭難民的物資漸見短缺,尤其衛生用品、食物等消耗品更漸見短缺。加上在能源短缺問題下,面對即將來臨的冬季,烏難民急須大量禦寒衣物以度過寒冬,尤其仍身處烏克蘭境內的難民更是如臨大敵。
C. 孩童托管
由於缺乏父親照顧,加上烏克難家庭普遍生養較多,母親往往難以同時兼顧照顧小孩和適應新環境。因此,烏克蘭難民需要大量的托兒服務,幫助他們度過難關。由於照顧兒童相對其他義工工作,對語言的要求較低,不懂烏克蘭語的外國義工往往仍能有效協助照顧兒童,因此不少慈善機構和教會都開放招募外國義工前來,協助托管兒童。